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工业化模式
工业化模式
(一)定义:就是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二)四大工业化模式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英、美、日
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前苏联
混合型工业化模式——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亚洲“四小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1、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它属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典型的国家是英国、美国、日本主要特征:
(1)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美两国实行工业化时,都处在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时代,它们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都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然史的发展过程,即由个人发动自然而然的开始和完成的。
(2)追求利润是一切活动的主要目的,市场要素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追求利润是其一切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同时,由于英美等国往往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使本国工业化顺利进行,就美国而言,其工业化起步于东部地区,接着便是大规模的西部开发。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无论是农业、畜牧业、还是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它们的兴起和发展都是追求利润的动机和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
(3)借助于奴隶贸易等形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化必备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需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建立资本主义大工业提供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圈地运动和大规模的殖民地掠夺进行的,而美国则主要是通过对奴隶贸易、掠夺印第安人和剥削移民进行的。虽然两国的原始积累过程有所不同,但是奴隶贸易则是它们共同的资本原始积累手段。而日本由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后进性,工业化不像其它西方国家那样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已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开始,而是原始积累几乎与工业化同步进行。资本形成主要采取由政府无偿征收赋税的形式直接转化为资本。
(4)工业化进程一般采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交通运输和其它产业部门的顺序。资本主义工业之所以从轻工业开始,一方面是由于轻工业投资少、利润高、资本周转快,即资本主义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规律决定的;另一方面,当时的客观经济条件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只能从轻工业开始,而不可能从重工业开始,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虽然是从以国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开始的,但如果就私人资本来说,工业化仍然是从以棉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现代化在西方和欧洲获得了高度成功,工业化又表现出单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所以在早期,人们往往把现代化视为“西化”或“欧化”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如同欧洲中心主义一样,随着殖民化和西风东渐而成为一种先入性绝对概念。但是,在战后五六十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追随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的结果,造成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
2、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是以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1)经济体系:
①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私有制。一切社会资源全部集中于国家,民间不存在任何自由支配的资源。国家不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且是国民经济的计划者和国民经济的总经营者;
②排斥市场机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企业领导人也由国家通过行政命令委派;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由于错误认为从重工业开始是社会工业化的道路,因而在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建立起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政治体系:
①结构混同;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现象;
②过分集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权力集中于党的机关。下级的权力集中于上级,各级权力都被集中于中央机关;机关的权力集中于主要领导者个人;
③缺乏监督;④没有法制。立法机关和立法机构混乱,使苏维埃无法充分发挥其立法机关的作用;司法不独立,司法机制混乱;立法不完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在实践中逐步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出经济发展速度愈来愈慢,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失去活力。在90年代,前苏联东欧国家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和改革事业的夭折,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弊病太重太深,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使社会主义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另一方面则在于这些国家党的领导集团偏离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3、混合型工业化模式——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亚洲“四小龙”
东亚模式的特点:
(1)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各国和地区坚持对外开放,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这对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即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今天,这种对外开放战略本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应予以肯定;
(2)较强的政府干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东亚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方面,政府积极参与和干预经济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整宏观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政府同企业紧密合作,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主动引导企业的发展。
(3)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东亚模式强调一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内部积累,适当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东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内部较高的储蓄来实现。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的储蓄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多数国家一直保持在40%左右。高储蓄引起高投资,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反过来,又使储蓄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4)重视科技和教育,这是东亚地区经济起飞在历史上就很重视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 东亚各国把教育看作是战略性的生产力,对国民教育持续高投入,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以往的实践表明,东亚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适合东亚国情的,对东亚来说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了东亚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上积累起来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包括:没有处理好速度、结构和竞争力的关系,重视速度而忽视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竞争力;国内改革滞后于对外开放,改革与开放不配套、不协调、国内市场开拓不够,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而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出口与经济发展均易受挫;投资结构不合理,过多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形成泡沫经济;对大企业插手干预过多,政企不分,甚至“官商勾结”,而大企业缺乏自身发展能力;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洪机制滞后于金融自由化过程;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概括地说,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为历史坐标。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出发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形式同时并存为基本经济政策,以市场经济为经济运行基本方式。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策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国家发展模式。
(1)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以改革开放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3)在经济体制的建构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4)在政治体制的建构上,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
(5)中国式的社会现代化,是在人的现代化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一)定义:就是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二)四大工业化模式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英、美、日
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前苏联
混合型工业化模式——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亚洲“四小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1、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它属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典型的国家是英国、美国、日本主要特征:
(1)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美两国实行工业化时,都处在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时代,它们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都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然史的发展过程,即由个人发动自然而然的开始和完成的。
(2)追求利润是一切活动的主要目的,市场要素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追求利润是其一切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同时,由于英美等国往往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使本国工业化顺利进行,就美国而言,其工业化起步于东部地区,接着便是大规模的西部开发。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无论是农业、畜牧业、还是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它们的兴起和发展都是追求利润的动机和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
(3)借助于奴隶贸易等形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化必备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需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建立资本主义大工业提供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圈地运动和大规模的殖民地掠夺进行的,而美国则主要是通过对奴隶贸易、掠夺印第安人和剥削移民进行的。虽然两国的原始积累过程有所不同,但是奴隶贸易则是它们共同的资本原始积累手段。而日本由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后进性,工业化不像其它西方国家那样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已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开始,而是原始积累几乎与工业化同步进行。资本形成主要采取由政府无偿征收赋税的形式直接转化为资本。
(4)工业化进程一般采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交通运输和其它产业部门的顺序。资本主义工业之所以从轻工业开始,一方面是由于轻工业投资少、利润高、资本周转快,即资本主义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规律决定的;另一方面,当时的客观经济条件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只能从轻工业开始,而不可能从重工业开始,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虽然是从以国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开始的,但如果就私人资本来说,工业化仍然是从以棉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现代化在西方和欧洲获得了高度成功,工业化又表现出单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所以在早期,人们往往把现代化视为“西化”或“欧化”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如同欧洲中心主义一样,随着殖民化和西风东渐而成为一种先入性绝对概念。但是,在战后五六十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追随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的结果,造成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
2、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是以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1)经济体系:
①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私有制。一切社会资源全部集中于国家,民间不存在任何自由支配的资源。国家不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且是国民经济的计划者和国民经济的总经营者;
②排斥市场机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企业领导人也由国家通过行政命令委派;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由于错误认为从重工业开始是社会工业化的道路,因而在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建立起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政治体系:
①结构混同;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现象;
②过分集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权力集中于党的机关。下级的权力集中于上级,各级权力都被集中于中央机关;机关的权力集中于主要领导者个人;
③缺乏监督;④没有法制。立法机关和立法机构混乱,使苏维埃无法充分发挥其立法机关的作用;司法不独立,司法机制混乱;立法不完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在实践中逐步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出经济发展速度愈来愈慢,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失去活力。在90年代,前苏联东欧国家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和改革事业的夭折,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弊病太重太深,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使社会主义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另一方面则在于这些国家党的领导集团偏离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3、混合型工业化模式——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亚洲“四小龙”
东亚模式的特点:
(1)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各国和地区坚持对外开放,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这对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即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今天,这种对外开放战略本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应予以肯定;
(2)较强的政府干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东亚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方面,政府积极参与和干预经济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整宏观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政府同企业紧密合作,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主动引导企业的发展。
(3)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东亚模式强调一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内部积累,适当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东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内部较高的储蓄来实现。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的储蓄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多数国家一直保持在40%左右。高储蓄引起高投资,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反过来,又使储蓄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4)重视科技和教育,这是东亚地区经济起飞在历史上就很重视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 东亚各国把教育看作是战略性的生产力,对国民教育持续高投入,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以往的实践表明,东亚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适合东亚国情的,对东亚来说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了东亚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上积累起来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包括:没有处理好速度、结构和竞争力的关系,重视速度而忽视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竞争力;国内改革滞后于对外开放,改革与开放不配套、不协调、国内市场开拓不够,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而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出口与经济发展均易受挫;投资结构不合理,过多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形成泡沫经济;对大企业插手干预过多,政企不分,甚至“官商勾结”,而大企业缺乏自身发展能力;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洪机制滞后于金融自由化过程;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概括地说,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为历史坐标。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出发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形式同时并存为基本经济政策,以市场经济为经济运行基本方式。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策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国家发展模式。
(1)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以改革开放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3)在经济体制的建构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4)在政治体制的建构上,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
(5)中国式的社会现代化,是在人的现代化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