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及

发布日期:2018-05-23 编辑整理:安徽省自考网 【字体: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及税收
  1、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的种类:
  (1)直接税;
  主要是由个人或公司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所组成的。最大的特点:直接以纳税人作为对象来进行征收。主要是按照人头来征税。因此原则上不能转嫁税负,比如个人所得税。
  (2)间接税;
  主要是由营业税、商品销售税和其它税种共同组成的。它主要是对商品或劳务的买卖的流转额作为课征的对象。它的特点是可以进行转嫁。如营业税、商品税
  (3)关税;
  主要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当前地区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事了大量的国际贸易活动,由此产生关税。一般是对于进口产品所征收的税种。
  关税的征收可从两个方面:
  (1)它可按照所进口的商品的数量——从量税
  (2)可从价值角度——从价税
  2、发展中国家税收结构的特点:
  (1)在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中,直接税比重比较低;
  根据教材中图表看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所得税在各种税收中的份额逐步上升。在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国家,所得税的比重也比较大。在发达国家,所得税是政府税收的主要税种。有些发达国家的直接税的比重甚至高达90%,与此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直接税的比重只占了30%左右。特别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中,所得税的比重最低。社会保障税的比重在最不发达国家中更是低的可怜,只占总收入的1、6%.所以,可以预期,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可能会随之增长,因此直接税所包括的各种税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的主要税种。
  (2)发展中国家对关税收入的依赖比较明显;
  关税收入,包括对进口和出口商品和劳务所征收的关税和规费收入在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最不发达国家组中,关税收入占所有收入的41、6%,而在工业化国家组中,关税收入只占3、7%.进口税的比重与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对外贸易发达、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国家进口税的比重自然比较高。但是,发展中国家关税收入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关税收入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所能够征收到的主要是税收收入。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来说,进出口业务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政府的税收收入自然集中在关税收入上。但是与发达国家关税收入的比重比较,可以想见,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征税能力逐步提高,国内税收征收和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以后,关税收入的比重会逐步降低,而国内其他税种的比重可望上升。
  (3)间接税是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发展中国家中,通过税收来提高储蓄率的潜力很大,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一方面,从直接税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都太低,因而不在课征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所从事的仍然是那种仅能维持生存的传统经济活动。当经济规模狭小,人口十分分散,大多数劳动者只是在为糊口而进行生产时,确定和测量税基、课征和积聚税收收入都是十分不易的。所以,在收入水平低、管理和征收税收收入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要提高税收水平主要是依靠间接税。
  3、发展中国家税收的特点:
  除了在税收结构上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别以外,发展中国家的税收还有以下特点:
  (1)课税基础相对狭窄;
  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经济特征就是人均收入较低。而一个国家的课税潜力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它的人均收入水平,所以课税基础狭窄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税收潜力的主要因素。只有发展中国家生产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才有可能取得比较高的税收收入。所以,发展中国家的财政税收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刺激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发展生产,扩大课税基础。
  (2)缺乏收入弹性;
  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性间接税取得财政收入,而间接税主要是对支出和销售征税,至于人们收入的多少并不考虑。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间接税收入增长的比例将低于收入的增长,因为从理论上说,消费的增长一般没有收入增长的快。从这个意义上说,间接税具有累退性质。为了解决间接税的这种缺陷,许多发展中国家提出对奢侈品的进口和消费征收很重要的商品税和进口税。近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征收增值税,其部分原因也在于增值税相对而言比较公平。
  (3)税收管理水平低下;
  发展中国家税收中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税收管理人员缺乏,素质低下。这些因素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贪污腐化、贿赂成风、缺乏管理和监督的情况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大量的逃税、偷税、漏税、避税,甚至抗税、骗税的情况,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走私活动十分猖獗。凡此种种,使得发展中国家政府该收的税收不上来,不但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收入,还败坏了整个社会风气。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安徽自考便捷服务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