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第十章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4、1990年邓小平提出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 思想内容是什么?
(1)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集体经济.
(2)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从长远的观点看,必然产生第二个飞跃,即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
5、江泽民是怎样阐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
(1)1994年5月,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促进.
(2)1994年9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6、简述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
(1)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归祖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为现实,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8、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2005年11月,胡锦涛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1)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3)中国与其他社会成员一道,为实现各国和谐相处、全球经济和谐发展、不同文明和谐进步的美好前景发挥积极作用,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0、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所取得的成果是什么?
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着提高,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说:
(1)同周边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
(2)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不断充实.
(3)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4、1990年邓小平提出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 思想内容是什么?
(1)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集体经济.
(2)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从长远的观点看,必然产生第二个飞跃,即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
5、江泽民是怎样阐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
(1)1994年5月,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促进.
(2)1994年9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6、简述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
(1)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归祖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为现实,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8、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2005年11月,胡锦涛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1)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3)中国与其他社会成员一道,为实现各国和谐相处、全球经济和谐发展、不同文明和谐进步的美好前景发挥积极作用,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0、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所取得的成果是什么?
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着提高,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说:
(1)同周边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
(2)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不断充实.
(3)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