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填空第十章

发布日期:2018-05-23 编辑整理:安徽省自考网 【字体: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章重点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2、新时期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系.
  
  5、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改革开放的深刻历史启示.
  
  本章提示
  
  了解中国特色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基本概念和判断
  
  1、平反冤假错案:从1978年底到1982年底大规模进行,29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和纠正.其中包括为年"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错案平反;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等.
  
  2、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四个坚持").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个历史决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4、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始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清理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是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转变,也是改革开放的前奏.
  
  5、 "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最早开始.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的谈话》,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1983年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6、经济特区: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贵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7、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发表,建议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8、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提出到20世纪末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 "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9、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0、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1983年4月决定海南享有某些特殊(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2月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结论: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1、《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 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基本方针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2、十三大:1987年10月举行.大会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1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要概括,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4、《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1990年3月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强调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提出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
  
  15、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举行.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16、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将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17、《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强调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8、十五大:1997年9月举行.大会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三讲教育":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历时近两年.
  
  20、十六大:2002年11月举行. 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1、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上述五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主要任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4、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初至2006年上半年,在全党开展.
  
  25、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
  
  26、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安徽自考便捷服务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