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把当代现实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力图通过客观真实的生活画卷,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2. 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暴露性,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命运。政治主张具有改良主义倾向。
3.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
1. 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它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主要成就是诗歌。作者多为工人活动家和普通群众。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艺术形式上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
2. 德国工人诗歌: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不断高涨的工人革命运动中,表达了德国人民要求统一,反对统治者压迫的愿望。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是维尔特。其作品常驻海涅影响,讽刺性强,风格朴素自然,幽默风趣。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三、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状况及成就
1. 法国文学
l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其特征是: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矛盾,揭露金钱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l 梅里美:创作特色是具有异国情调。代表作《卡门》塑造一个充满野性与性感的吉普赛女子形象,发掘现代文明以外的原始生命力。
l 福楼拜:创作偏重于客观写实和精雕细刻。代表作《包法利夫人》通过爱玛·包法利的悲剧命运,遣责了社会环境的庸俗、冷酷,同时也批判了爱玛的庸俗和浅薄。
2. 英国文学
l 基本特征:第一、最先描写劳资矛盾,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下面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第二、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在改革中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第三、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第四、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l “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指英国维多利亚前期的一批著名作家,包括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他们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露社会压迫,同情小人物的命运,希望改良社会。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l 盖斯凯尔夫人: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代表作《玛丽·巴顿》反映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
l 萨克雷:代表作《名利场》是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小说通过描绘女主人公蓓基·夏泼的坠落经历,深刻揭示了社会环境的制约作用及其唯利是图、腐化堕落的本质。
l 夏绿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一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女性。
l 爱米莉·勃朗特:代表作《呼啸山庄》描写发生在呼啸山庄中三代人的爱与恨的故事,是一部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小说。
3. 俄国文学
l 基本特征:第一、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的农奴制为主要内容;第二、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知识分子忧愤、焦虑和悲天悯人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三、独特的形象系列,包括多余人形象系列,小人物形象系列;第四、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
l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一种典型。他们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对庸俗的上流社会生活感到厌倦和不满,又无法摆脱这个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他们富有才华,自视清高,不愿与庸俗的贵族青年为伍,又脱离人民,整日苦闷忧郁,不能自拔,终于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此后,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是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出现标志着贵族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已经丧失殆尽,他们在俄国生活舞台上已没有任何地位。
l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形象。作家们通过这类形象表达了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普希金的《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尔后,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l 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是果戈理。该派作家以果戈理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别林斯基在理论上肯定了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倾向,驳斥了反动文人对该派的贬抑。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l 赫尔岑: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文学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创作的著名“问题小说”《谁之罪》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l 屠格涅夫:小说《前夜》和《父与子》代表其创作高峰。
l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理论上提出“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美学观。创作上,长篇小说《怎么办》塑造了“新人”形象,表达了“合理的利己主义” 爱情观和人生观。
l A·H·奥斯特洛夫斯基:代表作《大雷雨》被称为“生活的戏剧”,提出妇女解放问题。
4. 美国文学
l “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希尔德列斯的《白奴》是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黑奴汤姆的不幸遭遇控诉了蓄奴制的罪恶。小说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汤姆叔叔”成为美国黑奴的象征。
1. 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把当代现实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力图通过客观真实的生活画卷,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2. 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暴露性,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命运。政治主张具有改良主义倾向。
3.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
1. 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它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主要成就是诗歌。作者多为工人活动家和普通群众。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艺术形式上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
2. 德国工人诗歌: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不断高涨的工人革命运动中,表达了德国人民要求统一,反对统治者压迫的愿望。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是维尔特。其作品常驻海涅影响,讽刺性强,风格朴素自然,幽默风趣。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三、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状况及成就
1. 法国文学
l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其特征是: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矛盾,揭露金钱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l 梅里美:创作特色是具有异国情调。代表作《卡门》塑造一个充满野性与性感的吉普赛女子形象,发掘现代文明以外的原始生命力。
l 福楼拜:创作偏重于客观写实和精雕细刻。代表作《包法利夫人》通过爱玛·包法利的悲剧命运,遣责了社会环境的庸俗、冷酷,同时也批判了爱玛的庸俗和浅薄。
2. 英国文学
l 基本特征:第一、最先描写劳资矛盾,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下面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第二、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在改革中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第三、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第四、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l “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指英国维多利亚前期的一批著名作家,包括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他们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露社会压迫,同情小人物的命运,希望改良社会。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l 盖斯凯尔夫人: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代表作《玛丽·巴顿》反映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
l 萨克雷:代表作《名利场》是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小说通过描绘女主人公蓓基·夏泼的坠落经历,深刻揭示了社会环境的制约作用及其唯利是图、腐化堕落的本质。
l 夏绿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一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女性。
l 爱米莉·勃朗特:代表作《呼啸山庄》描写发生在呼啸山庄中三代人的爱与恨的故事,是一部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小说。
3. 俄国文学
l 基本特征:第一、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的农奴制为主要内容;第二、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知识分子忧愤、焦虑和悲天悯人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三、独特的形象系列,包括多余人形象系列,小人物形象系列;第四、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
l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一种典型。他们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对庸俗的上流社会生活感到厌倦和不满,又无法摆脱这个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他们富有才华,自视清高,不愿与庸俗的贵族青年为伍,又脱离人民,整日苦闷忧郁,不能自拔,终于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此后,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是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出现标志着贵族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已经丧失殆尽,他们在俄国生活舞台上已没有任何地位。
l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形象。作家们通过这类形象表达了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普希金的《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尔后,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l 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是果戈理。该派作家以果戈理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别林斯基在理论上肯定了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倾向,驳斥了反动文人对该派的贬抑。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l 赫尔岑: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文学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创作的著名“问题小说”《谁之罪》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l 屠格涅夫:小说《前夜》和《父与子》代表其创作高峰。
l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理论上提出“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美学观。创作上,长篇小说《怎么办》塑造了“新人”形象,表达了“合理的利己主义” 爱情观和人生观。
l A·H·奥斯特洛夫斯基:代表作《大雷雨》被称为“生活的戏剧”,提出妇女解放问题。
4. 美国文学
l “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希尔德列斯的《白奴》是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黑奴汤姆的不幸遭遇控诉了蓄奴制的罪恶。小说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汤姆叔叔”成为美国黑奴的象征。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