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事业史学习笔记 英国近代报业
一、内容提要
1、在封建统治后期问世。
英国在1476年引入印刷术以后,至1523年已有印刷所三十
多家,主要印刷书籍和小册子。随着宗教改革的发展,印刷
物中反封建、反旧教的成分日渐增多,引起了封建统治者的
恐惧和不安。封建王朝陆续采取了种种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
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
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
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
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1570年,伊丽莎
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
统治。1586年,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
其中规定: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伦敦市以
外,除了牛津、剑桥大学,一律禁止印刷;
印刷任何刊物均须事先请求许可;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
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等。这项
法令一直执行到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又为历次复辟者效
法,对英国出版业的影响长达一个多世纪。
但是,封建统治者的压制措施,不断遭到一些印刷商的抵
制。尤其在16世纪末期,人民群众对封建专制的不满日益增
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力图变革旧的封建秩序。在这种背
景下,各种不满现状的印刷晶和新闻书在民间悄悄流传,要
求出版自由的观念也在和一般民主自由思想一起萌芽滋长。
17世纪初,在不定期新闻书增多的基础上,出现了定期报
刊。1621年,英国最早的周报《每周新闻》在伦敦问世。这
份经过官方特许的刊物自9月至10月共出了6期,基本上是荷
兰文报纸的翻版。1622年2月又有同名《(每周新闻》和《新
闻》(News)出版,但时间不长。后来又有《报纸》(Coranto,
1622—1632年)、《不列颠信使》(MercuriusBritanicus,1625
—1627年)等出现。这些报刊只登国外消息,而且大多摘译
自外国出版物,但也多少反映了动荡不安的欧洲面貌。除了
这些经官方许可的以外,当时也不断有一些非法报刊秘密出
版。
2、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兴办。
在革命过程中,英国报刊逐步增多。尽管并没有出现具有
鲜明资产阶级纲领的著名报刊,但是,此起彼伏的各种新闻
出版物,同书籍、小册子一起在运动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传播
信息、启蒙宣传的作用。 革命爆发之初,封建王朝对出版
物的压制措施就自动失效。1641年7月,封建王朝的“星法
院”正式被取消。于是,各种报刊和新闻印刷品犹如雨后春
笋,纷纷涌现,在1640—1660年间共有三百多种。这些报刊
一改以往只报道国外消息的状况,争相报道国内新闻。它们
多数仍保持书本形式(习惯上仍称为“新闻书”),但第一页
不再是封面图案和书名,改用了报名,下面直接登载新闻
或新闻要目。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时期,对印刷出版重又采取了严厉的管
制手段。查理二世复辟后,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代替了克伦
威尔军事管制。
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正式参与执政。备受压
制的报业和出版业重新复苏,它们纷纷要求取消限禁,真正
实现出版自由。1694年议会正式废除了出版法案,于是资产
阶级报业如释重负,出现了一个新的办报热潮。
3、密尔顿以及他的出版自由观点。
密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和诗人,他在革命爆发后发
表了许多文章和政论小册子,抨击封建统治,阐述主权在民
的思想。1643年,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操纵国会通过法
案,规定未经出版检查官查阅批准,不许印刷任何出版物。
密尔顿对这一法案十分蔑视,径自出版了几本小册子,为此
于1644年被召至国会答复质询,他乘机慷慨陈词,发表了一
篇以后被译为《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在这篇演说中,密尔
顿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要求“出版自由”。
4、革命后的报业和政党报刊。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建立和旧出版法案的废除,英国
的报业逐步活跃起来。18世纪初,出现了日报,其中最早的
是1702年创刊的《每日新闻》 (DailyCourant)。
当时英国已形成了两大政党:一是代表土地贵族和高级教
士利益的托利党,一是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它
们分别是保守党和自由党的前身。为了影响选举、争权夺利,
两党分别创办报纸,于是在世界报业史上出现了第一批政党
报纸。1710年托利党领袖亲自主持出版了党的刊物《考察家》
(1710—1714年),聘著名作家斯威夫特为主笔,经常以尖刻泼
辣的文章批评辉格党。1720年创办《每日新闻报》,1726年
出版《艺人报》,并且出资津贴《评论》等杂志。辉格党不
甘示弱,也先后创办或资助了一批报刊,其中有:《辉格考
察家》(1710年)、《自由人》(1715—1716年)、《自由英国人》
(1729~1735年),以及《闲谈者》、《旁观者》等。后来又
将《自由英国人》和其他两份接受资助的报纸《每日新闻》
(即上述DailyCourant)、《伦敦新闻》合并为《每日公报》(17
35—1748年),以集中力量。18世纪中期,辉格党的报刊随着
该党在议会中势力的加强而渐居上风。
5、报业领域的压制和反压制。
英国革命是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告终的。因此,
资产阶级报业所承受的桎梏并没有完全解除。统治当局继续
用多种手段控制报业,只是这些手段增添了更多的资本主义
色彩。( 1)征收印花税 (2)运用法律制裁 (3)实行津
贴收买 。
上述手段软硬兼施,成了加之于资产阶级报刊的新枷锁,
使得广大报刊,特别是敢于评论时政的民办报刊备受压抑,
于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报界进步力量同执政当局的压制
措施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斗争,这是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继续,
也是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大资产阶级政治斗争
的一种反映。(1)集中在报道国会的问题上(2)表现在批
评当权人物方面
1771年国务大臣又以侵犯国会特权为由,逮捕了伦敦两家
报道了议会辩论的报纸的发行人。这时已担任伦敦代理市长
的约翰·威尔克斯指责此事为非法捕人,同国务大臣及国会
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许多伦敦市民激于义愤,自发地集合起
来,在国会辩论此事时进行抗议和骚扰。结果有关人员被宣
告无罪释放。从此以后;国会对报道议会新闻的做法采取了
默认态度。不过,直至1803年国会才正式作出决定,准许记
者在国会后排旁听,1831年才正式设立记者席。
6、独立报业的发展和《泰晤士报》的创办。
18世纪后期,英国先于其他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
命使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
队伍同时在壮大。工商业进一步繁荣,广告日益增多,这些
都给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活力。于是报刊的种数和销
数不断增加,1724年仅有日报3家,1776年增至53家,全国报
刊发行总数1771年为200万份,1778年增至1400多万份。报刊
的内容也有所扩展,有关国内情况的报道和评述增多,经济
新闻、文艺小说、读者来信也不断增加。尤其重要的是,尽
管许多报刊仍然保持一定的党派背景,但是报业独立自主的
倾向日益增长。
《泰晤士报》(TheTimes)发刊于1785年元旦,原名《每日
环球纪录报》,创办人为印刷商约翰·沃尔特,三年后报名
改为《每日环球纪录报或泰晤士报》,1788年3月正式定名为
《泰晤士报》。该报创刊时并不显眼,但它致力于详尽而迅速
地报道国内外新闻,整版刊登国会辩论实况,及时报道法国
大革命的进程,几年后便跻身伦敦第一流报纸的行列。
1803年,沃尔特的次子约翰·沃尔特第二接办该报,开始
时,自任主编,1817年起先后任命了两位得力的主编托马斯
·巴思斯(主持笔政25年)、约翰·德摹恩(主持笔政35年),励
精图治,开拓前进。在经营方面,该报完全割断和政府的联
系,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在报道方面,它大量
刊登国内外要闻,还派遣于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
访,获得许多独家新闻,使许多重大消息(如1815年拿破仑滑
铁卢战败)抢先见报。在言论方面,它标榜独立,通过遍布全
国的记者网经常了解各阶层的情绪和意见,作为评论的依据,
因此逐步成为舆论界韵重要力量。另外,该报重视采用新技
术,率先使用蒸汽印刷机、轮转印刷机,不断提高印刷质量
和速度。于是,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泰晤士报》成了英
国首屈一指的大报,到1847年沃尔特第二去世时销量已达三
万来份,超过伦敦其他大报发行量的总和。
《泰晤士报》是一份非党派的报纸,并无明确的政党背景,
但同样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它是工商资产阶级的
代言人,和统治集团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能在工业革
命后的形势下,成为影响英国政局的重要力量。它的言论和
批评往往影响议会的辩论和决议,甚至导致某些大臣的辞职
和内阁的倒台,因而获得了“大雷神”谑称。当时大英帝国
正处在上升时期,因此,《泰晤士报》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
它的驻外记者常被视为“第二大使”。所写的国际报道常常
使有关国家刮目相看,这些国家不得不掂量一下它的分量。
7、围绕“知识税”的斗争。
18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报业的处境有所改善,但在经济上
受到的“知识税”的束缚,却长期没有减弱。进入19世纪后,
有些报纸为了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往往逃避纳税。更有许
多新办的报刊,干脆不贴印花,径自在社会上发行。对于这
些无印花的报纸,英国政府查处甚严,税收机关设有专门的
侦缉队追踪查访,一经查出就严加惩办,但是逃税报刊却越
查越多,至1836年2月其发行量已超过纳税报刊。
英国无印花报纸的增长是和二三十年代日益高涨的政治浪
潮改革相联系的。当时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要求更多地参与
政治,重新分配国会权力。正在成长壮大的工人阶级则要求
保障公民权利,改善生活处境。在这种背景下,反映各种思
潮的无印花报刊此伏彼起,行销各地,政府的每一次查禁都
会带来一阵抗议,群众自发地集会示威,法院往往只好宣判
被捕者无罪。有鉴于此,某些社会上层人士建议彻底废除“
知识税”,以利于国家治理。
在各个方面的压力下,政府不得不逐步降低“知识税”。
1836年印花税从每份报纸四便士降为一便士,报纸发行量很
快就有了明显上升。以后又经过一系列斗争,终于使议会在
1853年决定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了印花税,1861年又取
消了纸张税。至此,英国报业背负了一个半世纪的沉重经济
包袱终于解除。
8、廉价报纸的兴起;《每日电讯报》的创办。
早在,19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一些面向平民大众的通俗
而廉价的报刊。它们是工业革命后顺应社会需要的产物。这
些周报多数是非政治性的。例如,1801年在伦敦出版的《每
周快讯》。当时也有少量廉价的政治性周报,例如1802年威
廉·科贝特在伦敦创办的《政治记事周报》。
由于“知识税”的重压,上述廉价报刊处境艰难。但是它
们在社会需要的支持下,仍在顽强生长,至三四十年代,一
方面不贴印花的逃税报刊已达百种以上。它们名目繁多,有
的政治色彩较浓,抨击时政,议论改革;有的政治色彩较淡,
侧重于社会新闻、法院新闻、体育新闻以及各种趣味性、娱
乐性材料。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中下层普通百姓为对象,适
应这些读者的信息需要和阅读水平,售价为一二便土。另一
方面,也有些纳税报刊,仍在努力开拓平民市场,例如,18
42年的《劳埃德图画星期报》(后改名为《劳埃德新闻周刊》)、
1843年的《世界新闻》,都是以平民大众为对象的星期日报。
尤其是《世界新闻》的内容十分广泛,每份8页,售价3便士,
较为低廉,创办了2年后,发行量就达3万份。
50年代“知识税”取消后,报纸的降价有了现实可能,于
是面向社会下层的廉价报纸如释重负蓬勃兴起。仅1855年内
就有好几家“便士报”创办。
《每日电讯报》 (Daily Telegraph)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
即下院通过废除印花税的前一天。该报原名《每日电讯邮报》,
每天小张2版,售价4便士。由于经营不善,财政困窘,不久
为《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业主约瑟夫·摩西·利维买下;利
维将报纸改用现名,降价为每份1便士,表示要办一份社会各
阶层都买得起的高尚报纸。几个月后发行量就达到2.7万份,
约为当时《泰晤士报》销数的一半。《每日电讯报》真正发展
为英国报界举足轻重的力量,则是在利维之子爱德华·利维·
劳森经营时期。劳森认为时代的发展需要面向社会中下层的报
纸,于是果断地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
纸的趣味性,把平铺直叙的记录变为文情并茂的报道。注意社
会新闻,曾经详细揭露伦敦的卖淫活动等阴暗面,引起很大反
响。努力采写独家新闻,派遣了一些干练的记者分赴国内外进
行“热点”采访。1873年曾与纽约《先驱报》组成中非探险队,
探险队发回的非洲通讯吸引了许多读者。其次,改革版面编排,
率先借鉴美国报纸的做法,对重大消息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
之鲜明醒目。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加强编辑和记者
队伍。该报拥有当时英国许多一流的记者、作家、评论家,依
靠他们的努力,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声誉。上述措施使报纸的发
行量不断上升,1871年每期发行20万份,1888年为30万份,直
至19世纪末,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森后来被封为
伯纳姆勋爵,并被新闻界尊为“英国报业之父”。
9、工人报刊的成长;《北极星报》的创办。
在近代报业发展的后期,在工人运动兴起的过程中,逐步出
现了工人报刊。早期的工人报刊,在捍卫工人利益的斗争中逐
步认识到新闻出版自由的重要,并且提出了争取工人阶级新闻
出版自由的口号。
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但新选举法只是加强了工业
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在改革浪潮中起了主力军作用的产
业工人和手工业者却没有获得选举权和其他民主权利。这激起
了工人的愤怒,他们逐步联合起来,并在斗争中提出了《人民
宪章》,要求实现普选权和工人的经济权利,并号召人民在宪
章上签名。他们还宣布,资产阶级独占政权是一切祸害的根源,
要求按民主原则改组下议院,让工人有权参预国家管理。这便
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宪章运动。这一运动开始于1836年,当年6
月一批工人和手工业者在伦敦成立工人协会,1840年发展为全
国宪章协会。在协会领导下,1840、1842、1,848年先后掀起三
次群众性的向议会请愿运动,在请愿书上签名最多的一次达三
百多万人,占当时英国成年男于一半以上。尤其是1842年协会
领导的罢工运动遍及全国,个别大城市曾发动武装起义,占领
了市政机关。宪章运动的三次高潮虽然都归于失败,但它在国
际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列宁称它是“世界上第一
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837年11月,宪章派左翼领袖菲格斯·奥康瑙尔创办了《北
极星报》 (The Northern Star)。该报起初在利兹出版,1843年
11月起迁往伦敦,1852年停刊,出版达15年之久,产生过重大
影响。
《北极星报》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广泛宣传宪章派左
翼的各项政治主张。及时报道英国各地区宪章派的活动,有力
地指导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对于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
迫民族的革命运动,该报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北极星报》
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它把支持各国无产阶级和
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看成是英国无产阶级的义务。
《北极星报》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读者的感情。
在报道工会运动惨遭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的血腥镇压的文章
中,该报鲜明地指出:要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建立一致的感
情和利益,比让猛虎和羔羊媾和还难。旗帜的鲜明、观点的
明确和文字的通俗生动,使《北极星报》赢得大量读者,最
高销数达十万余份,比当时《泰晤士报》的销售量(1847年日
销3万份)还高得多。
《北极星报》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
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它是“真正民主的”、
“没有民族的和宗教的偏见”的报纸,“在各方面都成了欧洲
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10、国际工人协会的几份机关报。
1864年11月,国际中央委员会(后改称总委员会)确定英国的
《蜂房报》为自己的机关报。该报原是英国工联的机关报,18
61年10月在伦敦创刊,每星期六出版,创办人和主编是右翼工
联主义者、伦敦工联理事会理事乔治·波特尔。国际成立前,
该报不时报道英国和各国工人运动的动态,对促进欧洲各国工
人的团结合作起过一定作用。1870年5月17日,国际总委员会
通过决议同它断绝一切联系。1876年,《蜂房报》停刊。
1865年夏天,国际总委员会委员、大不列颠矿工联合会的机
关报《矿工和工人辩护士报》的所有者利诺,决定把报纸交给
总委员会支配。为此,总委员会集资建立了一个“工业报纸公
司”,并在1865年9月将该报更名为《工人辩护士报》。该报
在宜传国际的原则、广泛介绍各国工人运动、支持爱尔兰人民
民族解放斗争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1866年2月初,《工人辩护
士报》更名为《共和国报》,篡改了报纸的性质,提出了一个
不包含工人阶级特有要求的纲领。1866年9月8日起,该报宣称
自己是”改革运动机关报”。1867年7月20日,该报停刊。
二、重要术语
1.皇家特许制
这是英国封建统治者压制印刷出版的措施。英王亨利八世15
38年正式建立这项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
禁止出版。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17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时
为止。
2.约翰·密尔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家和诗人,一历史上最早正式
提出出版自由主张并加以深刻论述的人。1664年他在国会发表
《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全面抨击出版检查制度,强调言论出
版自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只有保障言论出版自由才能使
真理在争论中战胜谬误。
3.“知识税”
这是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当局压制印刷出版的手段。18世纪初,
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报刊征收印花税,使用的纸张征
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三者合称“知识税”。这项
规定沿用了100多年,经过报界和社会各界的长期斗争,至19
世纪中期才陆续取消。
4.初创时的《每日电讯报》
1855年创办于伦敦,在著名报人利维经营下,获得很大成功,
成为当时著名的廉价报纸。19世纪后期演变为面向社会中上层
的报纸,内容兼顾各方面兴趣,包容严肃性新闻和人情味新闻。
目前为英国全国性三大日报之一。
三、重要讲解
1.简述密尔顿有关出版自由的基本观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家约翰·密尔顿,是历史上最
早正式提出出版自由主张并加以深刻阐述的人。1644年他在国
会发表的演说《论出版自由》中,首先,严厉抨击了当时还在
实行的出版检查制度;其次、强调言论出版自由是人们与生俱
来的权利,认为这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再次,指出只
有保障言论出版自由,才能发展真理,战胜谬误。
2.简述英国革命后资产阶级报业领域压制和反压制斗争的情
况。
英国革命是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告终的,因此革命
以后资产阶级报业所承受的任桔并没有完全解除。统治当局采
用的压制手段有:①征收印花税以及纸张税、广告税;②运用
各种法律手段制裁对当局的批评报道;③用津贴收买某些报刊
以控制舆论。报界进步力量对以上压制进行了长达一个半世纪
的斗争,迫使当局逐步允许对政府、议会活动进行报道和批评,
至19世纪中期,又取消了印花税、纸张税和广告税。此后,英
国资产阶级报业才有了较快的发展。
3.英国宪章派报纸《北极星报》的情况和影响怎样?
《北极星报》是19世纪英国宪章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报纸。它是
宪章派左翼领袖奥康璃尔在1837年创办,至1852年为止,发行
广泛,最高销量达10万余份。《北极星报》高举“人民宪章”的
旗帜,广泛宣传宪章派左翼的政治主张,及时报道各地宪章派
的活动,一有力地指导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并对其它
国家的革命运动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
度评价,认为它是“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